共有67条记录,有47人参与

尤洪仙 2020-11-16 10:10

<p>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,而且是关键的一步。在每次作业、考试中,我们 总会遗憾地发现,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,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。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,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,他们就会做对了。于是,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,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、马虎的帽子。深入分析,是不是粗心、马虎惹的祸呢?其实,在粗心、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。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,这个过程便是审题。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。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、分析信息、处理信息的能力,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,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、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。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需要有一个学习、积累、反思、巩固、发展的长期过程</p>

回复(0)

宋小轲 2020-11-13 11:30

<p>在平时的讲解习题和做题过程中,要求学生读出材料并画出关键词,由关键词所推出可能的结论,并在关键词附近标注出来,材料下方配套习题也需找出设问关键词,由关键词衍生出可能的知识点,并备注.<br/></p><p>拓展知识面,推荐看中国地理杂志<br/></p>

回复(0)

李珍 2020-11-12 07:45

<p>坚持每天阅读,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</p>

回复(0)

李珍 2020-11-12 07:45

<p>坚持每天阅读,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</p>

回复(0)

赵蓓蓓 2020-11-11 16:28

<p>第一步:以高考题为典例,因为高考题是最值得深挖和经得起推敲的,这是原题基本原则,第二步:老师要能放慢速度,一步一步的引领着学生学会分析,可能一节课只是把题目的图文材料分析完,并要求学生写,将大脑中的隐形思维显性化,分析其中的时间,地点,主语,限定词等,而设问题干的话做到分解,进而阅读理解,这是老师做好示范,给予方法指导,第三步:就是学生自己练习与讲评,会写出来,也要会说出来,而且这一步有效的关键是时间给足学生,老师要及时收发批改,写清鼓励与批评性的评语,与学生做好练习间的交流,有必要得话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面谈,与学生共进退。</p>

回复(0)

李珍 2020-11-09 17:10

<p><span style="caret-color: rgb(51, 51, 51)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family: 微软雅黑; font-size: 15px; -webkit-text-size-adjust: auto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">&nbsp; &nbsp; 鼓励学生不要怕出错,错了没关系,重点是找到出错的原因,是思路问题还是知识点没有掌握的问题还是自己不够细心的问题。找到问题,就针对问题解决它。然后加强训练。</span></p>

回复(0)

李珍 2020-11-09 17:08

<ol class=" list-paddingleft-2" style="padding: 0px; border: 0px; list-style-position: initial; list-style-image: initial; caret-color: rgb(51, 51, 51)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family: 微软雅黑; font-size: 15px; white-space: normal; -webkit-text-size-adjust: auto;"><li><p style="margin-top: 0px; margin-bottom: 0px; padding: 0px; border: 0px; line-height: 26px;">学会分析题意,把握题中重要信息和隐含信息。有些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考察中,需要回答优势区位,一般答案都隐藏在材料中。</p></li><li><p style="margin-top: 0px; margin-bottom: 0px; padding: 0px; border: 0px; line-height: 26px;">学会类比,好多问题答案都是大同小异,应该学会归纳,并善于举一反三。</p></li><li><p style="margin-top: 0px; margin-bottom: 0px; padding: 0px; border: 0px; line-height: 26px;">善于反思和总结。做够一定题之后,应该总结大题模板,学以致用。</p></li></ol><p><br/></p>

回复(0)

周志 2020-11-08 07:45

认真读题,发掘关键信息,隐含信息,联系所学知识解题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王电中 2020-10-27 11:57

<p>&nbsp;问题发现了,也提出来了,但不少学生表达能力差,问题提得或语无伦次,或没头没尾,或含糊不清,对这样的学生,开始,我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按问题的意思给他们写出范句,让他们比较,明白应该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,然后再引导他们按先说什么、后说什么的顺序来组织语言,把话写正确,进而让他们把问题从书面过渡到口头,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,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说或写出完整的句子,表达出一个明晰的比较复杂的内容,大多数学生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之后,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。<br/></p>

回复(0)

共 67 条记录 <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> 跳转到